趣味现象:普通品牌中型轿车感觉很大,豪华品牌中型轿车总是很小

中型和紧凑级轿车的字面差异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思路,中型车在潜意识中等于大车重车或者费油的车,即使装备小排量发动机也会被理解为“小马拉大车”;这些车的特点必然是动力差与油耗高,然而选择普遍中低端代步轿车的消费者总会关注车辆的油耗表现,对于这些车则难免有排斥心理。豪华品牌汽车偏短的原因

检查咨询微信:DNA262728

追求操控产品线丰富原因可概述为以上两点中型车品牌,但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B级中型轿车的概念尺寸标准为车身长度4700~5000mm,轴距应在2800mm左右,在这一范围内的轿车理论上都属于中型车。但是不同车系以及不同等级的品牌量产车会有所区分,比如普通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中型轿车,其车身长度在4.75米仍可能定义为A+级(紧凑级)轿车,不超过4.8米不会自我抬高定位,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1:消费心态分析

简而言之降级定位是为体现出大空间,但同时不造成费油的印象。中型和紧凑级轿车的字面差异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思路,中型车在潜意识中等于大车重车或者费油的车,即使装备小排量发动机也会被理解为“小马拉大车”;这些车的特点必然是动力差与油耗高,然而选择普遍中低端代步轿车的消费者总会关注车辆的油耗表现,对于这些车则难免有排斥心理。

同样尺寸的车如果定义为紧凑级轿车,或者用全新的定义【A+级】描述车辆的尺寸等级;那么这种车则会被理解为节油型小车的适当加大,油耗应该会比标准中型车低一些、空间略小一些但总比紧凑级大。对于以大为美的审美标准几乎成为统一标准的消费市场,综合其消费潜意识中“既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的心态,这种能营造出更加节油的幻觉的车总会更容易被接受。

原因2:区分产品定位

综合消费心态决定产品线规划,A+级的中型轿车成为了一个特殊而独立的分支,4.7~4.8米之间的轿车已经被认定为小车。想要打造真正的中型轿车则需要加长车身,为了直观地体现出尺寸的差异,普通品牌的中型轿车往往会加长至4.9米左右,只有视觉效果上能体现出差异才能吸引真正追求中型车的消费者。

对于此类中型轿车的消费心理分析,其核心针对的是审美需求。所以这些B级车往往会越做越大,甚至有些轿车达到5米仍定义为B级车,这是为了与C级车做出等级差异体现合理油耗的“递进”,比如君越林肯MKZ亚洲龙等车。这些车只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即可,因为众所周知普通前置前驱B级车没有理想的操控,然而这些车都能热销车企还折腾什么呢?

豪华品牌汽车偏短的原因

开篇提及的两点为追求操控以及丰富的产品线,这只是产品特点的概述。豪华中型轿车可参考捷豹XEL、宝马3系标轴版、奔驰E级等车,这三台车在合资品牌的中型轿车中显得很渺小,低矮且短短的车身看上去一点也不大气,但似乎没有人认为这些车不是中型车,因为这些豪华品牌有制定车辆分级标准的资格。而且这些品牌并不是没有5米级的C级或D级轿车,只是这些车的价格非常之高领很多人望而却步,能选择到入门级“小B级车”也挺不错,毕竟品牌影响力在那摆着。

品牌的自信决定了这些车辆能够以标准等级进行产品区分,且偏高的产品价格定位需要量产车有所与众不同。体现不同的基础是车辆有更强劲的性能,而充沛的性能需要更理想的操控;所有这些车大多都会操控后轮驱动会四轮驱动中型车品牌,驾驶乐趣与操控极限会高很多。重点是追求操控的轿车本就不适合过长的车身,因为过大的转弯半径会影响通过效率,过大的轴距会让车辆操控时感觉很笨拙;所以因高性能而不得不提升操控等级的轿车,其尺寸不得不小一些。

总结:消费者心态的分析是任何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针对不同消费层级对产品的需求的差异而决定产品的特征,这是各大车企都需要研究的问题。最终形成的结果正是普通代步车越来越大,豪华品牌中高端汽车保持标准尺寸或越来越小;理论上还是那些豪华品牌汽车定位更精准,只是大部分消费者选择只是凭感觉和随大流,对于车辆技术层面的品质分析是不太关注的,所以两个等级的汽车尺寸差会越来越突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op.d1.net.cn/pinpai/26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