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男大学生

Goldin这句话揭示了目前很多高校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男大学生占比越来越少。“重男轻女”于是奇妙地在高校形成了“女多男少”的逆淘汰。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认为女生入学率远高于男生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女生在课业上要远比男生刻苦;其次,女生如果不上大学将会更难找到高薪职位,女生比男生有着更为强烈的驱动力;第三,传统意义上以女性主导的行业,比如护士,现在也普遍要求大学学历。

检查咨询微信:DNA262728

“几乎在每个国家,一旦让男女平等使用教育资源,几十年后,女性就会表现得更好。”

美国经济史学家 Claudia Goldin这句话揭示了目前很多高校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男大学生占比越来越少。

根据世界经合组织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30多个成员国都已出现高校“女多男少”的现象。

其中冰岛是高校男女生比例失调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冰岛总人口性别比例是100.91,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冰岛女性获得本科、研究生、博士学位的人数都远远高于男性。

多年来,冰岛在争取女性平等权利、实现男女平等上一直走在国际前列。如今冰岛大学校园里近几年的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2,这么大比例的差距,已经很难说,这个数据还是否适合作为平权运动的成就来展示了。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欧洲很多国家。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2009年已经向公众警示这个问题。如今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中,有4/5的高校女生数量多于男生,大约180个专业中,有2/3是女生数量多于男生。

来自英国高等院校联合招生服务机构(Ucas)的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申请继续学业的女生数量要远远高于同龄男生,差额超过4万人次。其中白人男性的情况尤为堪忧男大学生穿衣品牌,在上大学比例位居全英平均水平的很多地区,平均10个年轻白人男性中只有不到一人能够进入大学。

最近几年开始广泛讨论这个话题的美国,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1972 年,美国政府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Title IX regulations),禁止接受联邦经费的学校有性别歧视行为,保障了女性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

十几年后,美国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女性数量反超男性。之后男生人数再也没能超过女生,而且这个现象很快从本科阶段向上蔓延到硕士以及博士阶段,且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教育部今年秋季开学后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女生占比已达 59.5% ,男女比例接近 4:6,刚好与半个世纪前情况相反。与五年前相比,美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减少了150万,减少的71%都是男生。

40岁女人穿衣品牌_男大学生穿衣品牌_大学生女穿衣搭配技巧

而且,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在总入学人数下降的情况下,男学生降比高达女学生的七倍。

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2012年开始就读四年制大学的美国女生中,有65%的人在六年后、也就是2018年之前拿到了学位,相比之下,同期能拿到学位的男生只有59%。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男女比例差距不算太大,但近年来数据变化速度也很惊人。

我国在高考恢复前,高等教育阶段女生在校比例一直不足30%。自1980年到2000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40%。2000年后,随着包括高校扩张等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发布,女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占比进一步扩大,并最终在2007年首次出现男女比例反转。

去年我国高校新一届入校学生中,女生占比52.04%,男生占比47.96%,女生比男生已高出4.08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各省高考状元也出现更多女生比男生强的情况,1999-2008年期间,高考状元中男生比例由原来的66.2%下降到39.7%,其中,文科状元的男生比例由47.1%下降到17.9%,理科状元男生比例由原来的86.1%下降到60.0%。

全世界高校都普遍进入女多男少阶段,是不是真的代表女性受教育权利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了?

至少在中国,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

根据《中国教育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数据,国内“女多男少”现象主要集中在本科、研究生阶段,而高等教育阶段之前,女生数量并没有优势。

其中高中阶段,男女比例基本平等,但学前、小学、初中、中职等阶段,女生占比都只有46%。这个反差,一方面应和了我国总人口比例男多女少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提示,女性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阶段之前被提前“筛选掉”。

从地域分布看,本专科阶段,高校密集的北京、上海、陕西、湖北等地区,高校性别分布反而仍然是传统的男多女少。

大学生女穿衣搭配技巧_男大学生穿衣品牌_40岁女人穿衣品牌

这跟人们惯常理解的“越发达的地方,女性权利空间越大”似乎相悖。

实际上,这跟我国人口的性别分布有关。最近发布的全国乡村人口性别比报告显示,我国31省所有乡村全部“男多女少”,平均性别比是107.91:100。其中性别失衡最严重的年龄段是 10-14 岁、15-19 岁。

根据《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随着家庭子女数量的增加, 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呈递减趋势。其中,生均教育支出最高的是独生女家庭。

而几年前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家庭研究创新团队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第二、第三胎男女性比例分别达到了126.4:100和146.3:100。尤其当第一胎是女性时,第二胎的男女性比例达到了194.3:100。

也就是说,有很多生了男孩的家庭,其实同时也是无力供养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男生总数量多,但多出来的那部分,可能无法走入高等教育阶段。“重男轻女”于是奇妙地在高校形成了“女多男少”的逆淘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前几年接受采访时,曾对高校女多男少现象有一个更细致的解释:

以前在农村很多家庭选择让男孩读书,女生读书普遍较少。但是,现在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也充斥着新的“读书无用论”,许多人认为教育的回报率太低,如果考上的不是一类院校,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很多人认为,只有上名校一条路,但事实上,一本在高考中的录取率仅占到8.5%。这使得很多家庭认为读书很难有回报,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很多男孩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的情况,或者提前就业。

另一个跟发达国家不同的情况是,我国高校女多男少并不是全方位的,而是有明显的专业“选择”。

今年秋季各校新生统计中,女生多的院校仍然集中在师范、艺术等文科类院校,在理工科院校,男多女少仍然是主流。且呈现明显“男多女少”现象的高校有49所,而明显“女多男少”的高校只有41所,除南开、北师大外,985院校基本全为“男多女少”。

这种分布情况主要跟之前高校扩招主要集中在文科类专业上有关。

40岁女人穿衣品牌_大学生女穿衣搭配技巧_男大学生穿衣品牌

相对应的是,一些高校在招生中男大学生穿衣品牌,仍然存在“不喜欢女生”情况。

比如民航、军事类院校在招生中仍明显更倾斜男性,导致女生录取分数线往往更高,最终入学率却更低。如中国公安大学去年在公安学、公安技术硕士中,140名录取学生中,只有5名女生。而录取分数最低的女生比分数最低的男生高出40分。

与此同时,文科类院校专业招生中,由于女生招录扎堆,也导致录取分数线比男生高。

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理科女生投档线 632 分,比男生投档线高 44 分;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科女生高男生 14 分、理科高 15 分;人大小语种专业分数线文科女生 614 分,比男生高 13 分等。

求学难度比男生高,可选专业面比男生窄,却仍然形成了高校女多男少的现象,就不得不让人深思背后的原因了。

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可能是:女生比男生更懂考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在采访中解释说,“高校女多男少,归根到底是因为选拔人才标准的‘尺’坏了。女生更容易在考试中胜出,这与考试评价体系强调标准答案密切相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持有相似观点,“现行的招考制度使得女生比男生更加容易胜出。高考大多考的是记忆,而中学时期女生普遍比男生勤奋,自然要考得好一些,高考录取却只看分数。”

布朗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曾指出,“男女的学习差异早在小学时就开始了。男性容易在阅读理解方面遇到困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在线色情和电子游戏对男性的影响也更明显。”

但是,在全球高校多样的升学制度下,普遍出现的“女多男少”,显然不能都归因于男性考不过女性。

男大学生穿衣品牌_40岁女人穿衣品牌_大学生女穿衣搭配技巧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认为女生入学率远高于男生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女生在课业上要远比男生刻苦;其次,女生如果不上大学将会更难找到高薪职位,女生比男生有着更为强烈的驱动力;第三,传统意义上以女性主导的行业,比如护士,现在也普遍要求大学学历

其中第二点得到了广泛支持,也引发了关于“学历通胀”的讨论。

以美国为例,20 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工业化时代大背景下,女性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的同时,不少年轻男性则在主动地退出高等教育,并在制造业、煤矿业实现快速就业。

世纪末,“大萧条”的巨大影响,叠加去工业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的成本却始终未降,70 年代 Randall Collins 出版了《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一书,提出“文凭的通货膨胀”一概念,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学历缩水”一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其影响就直接体现在了美国连续多年的大学申请和入学人数下降上。

最简单说,就是:学历能够带来的回报和需要付出的代价,对男性来说,已经不划算了。

但由于长期以来女性在就业方面的弱势地位,使得学历带来的附加价值仍然值得“投入”。

以我国为例,根据 Boss直聘发布的《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统计,2020年,城镇就业女性的平均薪酬为6847元,是男性平均薪酬的75.9%。且学历越低,薪酬差就被拉得越大。

也就是说,为了获得与男性一样的薪酬,女性也需要拥有更高的学历。

这意味着,把高校男少女多作为衡量女性地位上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恰恰是女性权利受到侵害后,以“学历”作为弥合男女差距的代偿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跟其他领域的性别差异不同,高校男少女多的现象,可能引发的后果更复杂。

大学生女穿衣搭配技巧_男大学生穿衣品牌_40岁女人穿衣品牌

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所认为:

“鉴于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生命周期,更能够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长远来看,这一差距将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学教授 Adrian Huerta在一次公开讨论中表示:

很多年轻人跟我说,“我可以去商场工作,几年后的收入和那些刚从大学毕业的同学的起薪是一样的。”

我告诉他们,“确实如此。但是当你 45 岁的时候,你可能会很痛苦。”

根据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今年发布的统计,在任何时期,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位的人的终生收入都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

最近两年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后者的失业率是前者的两倍多。

《华尔街日报》一篇围绕这个话题的文章对此担忧地写道:

“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这是值得开心的好事。但是越来越多漂泊不定的男性——退出了高等教育、挣扎在劳动力市场上、尝试组建家庭、渴望获得成功,他们将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氛围产生深远影响。”

这种担忧引来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为了更稳定的社会预期,到底要不要做一些人为干预,在招生和录取上对男性倾斜,以平衡高校男女比例?

目前美国一些高校虽然没有公开,但实际招生中,已经开始有所动作,比如在学校建新球场来吸引男性。

但是在一个女性权利没有得到很好保障的时候,大声呼吁“我们要鼓励更多男性来上大学”,终究是一件不太能理直气壮的事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op.d1.net.cn/pinpai/3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