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沽佳酿醉成诗——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成长之路

自1985年第一瓶葡萄酒酿成,历经试验示范、快速扩张、品质提升、稳定成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向世界展示着“时间的价值”:35万亩荒地变成绿洲,一座座酒庄星罗棋布,一瓶瓶好酒飘香世界,一项项大奖捧到手软。在宁夏葡萄酒界,一个故事耳熟能详——那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葡萄酒的视野中。2009年,凯仕丽酒庄的第一杯葡萄酒芳香四溢。

检查咨询微信:DNA262728

碧空如洗,凉风微拂。贺兰山东麓又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成片的酿酒葡萄基地内,串串如珠似玉的葡萄垂挂在藤条上,被采摘或等待采摘,然后在宁夏200多家酒庄里,被酿成风味独特的佳酿。

在天空下苏醒,在酒窖中酝酿——时间,是一瓶优质葡萄酒最好的朋友。

种下一棵苗、延伸一条链、融合三产业、带富一方人。自1985年第一瓶葡萄酒酿成,历经试验示范、快速扩张、品质提升、稳定成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向世界展示着“时间的价值”:35万亩荒地变成绿洲,一座座酒庄星罗棋布,一瓶瓶好酒飘香世界,一项项大奖捧到手软。2021年7月10日,全国首个针对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的综合试验区——宁夏国家葡萄与葡萄酒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正式挂牌;9月26日,国家级平台、国际性盛会——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正式启幕。

从寂寂无名发展成为国内最佳、国际知名的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在岁月中正沉淀出最好的模样。

年轻产区横空出世

在宁夏葡萄酒界,一个故事耳熟能详——那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葡萄酒的视野中。

2011年秋,伦敦。贺兰晴雪酒庄联合创始人容健站在皇家歌剧院的舞台上,接过波尔多风格红葡萄酒国际大奖证书,并接受来自国际葡萄酒界的喝彩。

从世界12254款酒中脱颖而出的葡萄酒品“加贝兰2009”,不仅一举获得了全球最具权威的葡萄酒大赛——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的国际大奖,也成为首个摘取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最高奖项的中国葡萄酒,由此更新了世界葡萄酒产地的版图。

要知道,此前,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报名网站预先设定的中国各个产区名单中,原本没有宁夏产区。通过多方协调,组委会才在产区中加入了“宁夏”。谁也没想到,这临时加入的宁夏产区生产的酒竟一举斩获大赛的“国际金奖”。

一石激起千层浪。与欧洲产区动辄几百年的葡萄酒酿造历史相比,宁夏产区方初出茅庐。在大众印象中,宁夏的葡萄酒也似黑马般横空出世。而实际上,这背后几经沉淀——

1985年2月,春寒料峭。在贺兰山脚下,宁夏原玉泉葡萄酒厂一间废旧仓库内,几名年轻人兴奋异常——依靠普通水缸和学回来的技术,他们酿造出了宁夏历史上第一瓶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

那一刻,并非为了跻身国际舞台,也不是为了参与世界葡萄酒的巅峰之争,这瓶葡萄酒更多的,被赋予了发展产业、助力增收的期待。

曾经的贺兰山下,十年九旱,农作物连年歉收。上世纪80年代初,地方政府依托玉泉营农场组建玉泉葡萄酒厂,试图通过种葡萄和挖掘相关产业链,改写千百年来既定的命运。

改变,未必成功;不变,注定失败。

大自然是公平的。贺兰山东麓虽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不适宜农作物生长,但这里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却是绝佳的酿酒葡萄种植地。

伴随着一个个“小目标”在贺兰山东麓被制定、实现和超越,一个年轻的产区,在岁月的沉淀中,渐渐轮廓鲜明。

“第六产业”释放效应

20年前,郑永金从广东潮汕来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看到的,是群山脚下,一片荒芜。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但没能逼退老人,反而激发了他的倔劲儿,他带队推沙丘、修水渠、改良土壤,用了两年多时间,将2万多亩荒沙地变成良田。2007年,第一茬葡萄挂果收获。2009年,凯仕丽酒庄的第一杯葡萄酒芳香四溢。

从第一瓶红酒,到90年代末新一轮投资热潮,推动着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逐步扩张。宁夏随机而动,率先在全国把葡萄酒产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单独列出,在业内引人瞩目,更多的企业进驻贺兰山东麓。“王朝”“张裕”“长城”及国际著名的葡萄酒生产商保乐力加、轩尼诗相继落户,小葡萄串联起的紫色大产业在贺兰山东麓蔚然成形。

为让宁夏“紫色名片”更亮,向着更高层级迈进,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关于促进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发展的意见》《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法规政策,为葡萄酒产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

同时葡萄酒行业新闻,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葡萄产业管理机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对全区葡萄产业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协调管理。成立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架起了政府与酒庄、产区与市场、宁夏与世界的桥梁。

此外,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出发展包括葡萄酒在内的“九个重点产业”。今年1月发布的《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再次提出重点要放大产区优势,提升品牌价值,打造领军企业,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葡萄酒之都”。

“葡萄酒产业关系发展、关乎生态、关联文化,是典型的‘第六产业’。”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想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突出风格,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其中,突出风格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做出具有‘贺兰山东麓特色’的葡萄酒。”

纲张目举,行稳致远。

截至目前,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55万亩,成为中国酿酒葡萄规模最大最集中的连片基地,建成酒庄101家,葡萄酒年加工能力超过20万吨,葡萄酒产业年综合产值超过260亿元,每年为生态移民提供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占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28%,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扩大开放、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

先行先试战略机遇

历史的坐标定格在这一刻——2021年7月10日,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在宁夏正式挂牌。

千亿级的产业目标,国际化的理念模式,宁夏的葡萄酒产业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宁夏葡萄酒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且必须是和相关产业综合发展,把一二三产真正融合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李华认为,“综试区”应在技术创新、合作模式、运行机制、政策支持等方面先行先试,以推动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葡萄酒行业新闻,让中国葡萄酒从贺兰山东麓走向世界。

如今,由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对外友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召开在即。将博览会提档升格为“国家级”,更是凸显出一份深深的期冀。

这是一次全新的起步——葡萄酒产业也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一步”,作出示范,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视角重塑产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杨晓秋王婧雅王莹文/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op.d1.net.cn/pinpai/7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