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高校世界排名的变化?

从这个指标体系来看,该排行榜对于高校教学质量、治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隐性因素几乎全不关注。每一个大学排行榜都是对高校办学成绩的一次检测,但这些单一的指标体系,难以覆盖中国高校的全部发展目标。差距一直都在,纵览各大排行榜,不管中国高校名次如何变化,位于排行榜前列的那些或者十几所高校基本是固定的,其名次并不会因为评价指标的变化而出现大幅波动,这就是实力所在。

检查咨询微信:DNA262728

日前,英国QS教育集团正式发布了第15届世界大学排名,今年的榜单共评估来自世界8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所高校。中国高校排名大幅上升,其中清华大学全球排名第17(去年25名),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超过了英国爱丁堡大学(18名)和东京大学(23名),北京大学排名全球30名,比去年提高8名。

而早前,位于沙特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发布的2018-2019世界大学排名则显示,中国高校排名断崖式下降。前一百名高校,美国占去半壁江山,共有51所大学入围,中国高校今年则几乎跌出全球百名榜,成绩最好的北京大学从去年的54名跌至92名,而中国最受欢迎的清华大学则从去年的65名下降到98名。

两份不同的榜单,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一个排名快速跃升,一个断崖式下降,究竟哪一个才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真实反映,又或者它们都无法真实反映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大学排行榜

不同的排行榜得出的结论不一,原因其实在于评价标准不一样。QS教育集团发布的排行榜主要从全球声誉、学术产出质量及影响力以及国际化程度等三个大方面对高校进行评价,6项指标及权重分别为:学术声誉40%、雇主声誉10%、学术教员学生比20%、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20%、国际教员比率5%、国际学生比率5%。这个评价体系对大学声誉,包括“学术声誉”与“雇主声誉”两部分非常重视,权重为50%。

而世界大学排名,不依赖同行调查,也不依赖学校提供数据,主要以公布可见的数据为准,对高校进行学术评价。其7个指标的权重和依据如下:

教育质量占比15%,根据学校规模,衡量该校校友获得各类世界著名奖项、奖杯、荣誉的数目;就业情况占比15%,根据学校规模,衡量该校校友在著名国际公司任CEO的比例;科研质量占比15%,根据该校学者赢取国际重要奖项、奖杯、荣誉的数量衡量;研究成果占比15%,根据发表论文的总数;出版数量占比15%,计算出版在顶级学术杂志里论文的总数;影响力占比15%2013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计算出版在较具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中论文的总数;论文引用占比10%,计算被其他论文或文章高频引用的文章数量。

从这个指标体系来看,该排行榜对于高校教学质量、治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隐性因素几乎全不关注。

一方面,这些指标无法全面反映高校的全部发展目标,无法体现高校服务经济社会、为新经济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以及在科研创新、助推高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贡献,同时也难以对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难以量化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估,更难以体现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个性内涵。

另一方面,各个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虽然各不相同,但确实大同小异,且方法手段较为单一,尽管各个排行榜所采用的数据都是客观的,但是选择哪些数据作为评价依据却是主观的,所以大学排名结果完往往会因为指标赋权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也就是中国高校在两份排行单上一进一退的原因。

这些大学排行榜很难对高校办学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诊断,但是一些高校管理者仍然看中各类排行榜,原因在于它们主要是给社会公众看的,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评价依据,为媒体提供了足以引发社会关注的话题,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排名上升不仅可以给高校带来社会声誉,还可以为高校带来更好的生源,甚至是财源。

于是,一些高校管理者失去了办学定力,为了快速提高排名,根据大学排行榜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攻关,试图以短平快的方式提升大学的排名。国内外大学排行榜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科研和论文影响等指标的权重较高,于是一些高校制定了专注于以SCI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数为主体的人才评价体系2013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引导广大科研人员盲目追求科研项目、国际论文发表的数量、学术论文的他引量,由此形成论文GDP导向。一些高校甚至不惜花钱买排名。

此外,这些评价体系,对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关注较多,对人文社会学科关注较少,关注科研、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他引率等可量化的指标,而教学质量等不容易被量化的内容所占比重较轻。结果是高校将办学精力放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对教师论文发表的考核,而不是教学效果的提升。高校的世界排名提升了,但是高校理念建设、制度建设却没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甚至有可能下降了。

每一个大学排行榜都是对高校办学成绩的一次检测,但这些单一的指标体系,难以覆盖中国高校的全部发展目标。对高校发展来说,至多只能起到参考作用。中国高校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尤其要避免跟着排行榜起舞的急功近利的“冲榜”行为。看到名次的大幅提升,不必沾沾自喜,看到排名的大幅下降,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才是对待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排行榜的正确姿态。

差距一直都在,纵览各大排行榜,不管中国高校名次如何变化,位于排行榜前列的那些或者十几所高校基本是固定的,其名次并不会因为评价指标的变化而出现大幅波动,这就是实力所在。这也是中国高校努力和前行的方向所在。

高校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自然积累、不断成长的过程。着眼当下,中国高校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立足长远,扎根中国大地,久久为功,扎扎实实地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落实办学自主权,涵养优良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好国家社会需求。这才是正确的“冲榜”姿势。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op.d1.net.cn/pinpai/294248/